李鵬,陜西化建設備制造公司金工車間高級車工,鉗工班長。
2016年被楊凌示范區(qū)評為“職工經濟技術創(chuàng)新標兵”。
為了在外企對我公司換熱器管板鉆孔技術封鎖面前實現“技術突圍”,李鵬憑著一股不服輸的鉆勁兒、韌勁兒,一次又一次地試驗,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加工數據,積極參與填補了公司空白的多種材料的管板加工規(guī)范及操作方法,先后進行技術攻關10余項。
如今,陜西化建設備制造公司生產的換熱器年產量已經達到300余臺,比蘭州石化、洛陽院年生產量的總和還要多。
作為化建工人的杰出代表,工作18年來,李鵬憑借自己精湛的技藝成為公司的換熱器管板加工技術的領跑者,同時還獲得了公司車工比武第一名。2016年,正值國內經濟低迷,石化行業(yè)投資回落,業(yè)內同行業(yè)務嚴重萎縮甚至斷崖式下跌的情況下,公司也曾面臨活少利薄的局面,嚴重威脅到每位職工的生存。作為企業(yè)最基層的管理者,他在班組管理中堅持:“以創(chuàng)新求發(fā)展,以創(chuàng)新求生存”的理念,想法設法為公司降本增效貢獻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。正是由于他對工作的這份熱忱和敬業(yè),在2014至2016年之間,該同志連續(xù)三年通過自行改裝設計的刀具、工裝,并在生產中取得了良好的效益,推廣應用至今。
攻技術-把車刀下的產品升華成藝術品。
在日常的生產工作中,他處處“嚴”字當頭,善于總結、勤于思考、精益求精。班組生產本是繁瑣、復雜,任務重、工期緊所謂是家常便飯,但是他有著不折不撓的釘子精神,面對困難從不認輸,經常設計制作加工工裝。2014年,由他自主改裝設計制作的用于榆林煉油廠150萬噸/年汽油技改項目換熱器管板脹接槽加工刀具,實際應用一次性試驗成功。為公司降低外協費用15萬余元。
二、為夢追求,為愛堅守。
“五年如一日,十年磨一劍”。在平日的工作里,他始終有著無往而不勝的工作理念,為自己的職業(yè)生涯不斷永攀高峰而刻苦學習。他在工作中最常說的一句話是:“辦法總比困難多”。他每天堅持利用業(yè)余時間深入學習《中國現代先進制造技術》和《機械設計與制造》知識,不斷地尋差距、找方法,利用先進的機械加工技術為企業(yè)降本增效。與此同時,也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業(yè)務素質。2015年由他自主設計的,用于榆橫醋酸項目分流管偏心孔加工偏心鉆孔器,為公司減少了5萬余元的外協費用,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。同年,他所帶領的鉗工班組在延長石油集團公司開展的“六星紅旗班組建設”評比中,榮獲化建公司技術創(chuàng)新類一等獎。這一切的成績都來自他多少個不眠之夜、多少次加班加點的辛苦付出,為了心中的那一抹紅,他在默默堅守。
三、帶徒弟-一枝獨秀不是春,百花齊放春滿園。
他十分注重團隊建設,該同志深知這個道理,因此他在提高自身業(yè)務技能的同時,他也時刻不忘提高班組的整體素質,他以開展創(chuàng)建技術創(chuàng)新型班組活動為契機,發(fā)動職工制訂了“創(chuàng)新計劃”,牽頭成立了創(chuàng)新小組,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,大家共同學習、共同提高,分批次組織技術骨干和職工進行“1-1”現場結對練兵,將所學到的知識及積累的經驗,毫無保留地傳授給班組職工。近年來,在他的傳、幫、帶下,有5名班組職工成為車間的生產骨干和技術能手。在今年,又有3名同志通過了高級工考核,為鉗工班組的生產增添了技術保障。
“勤讀書胸中自富,勤動手刀下生花”。他技術功底過硬、刻苦勤奮鉆研,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揮灑在化建的這片熱土上。他誓言:“絕不讓機械加工技術難題成為他事業(yè)前進的絆腳石,要讓它們成為涓涓前行的墊腳石?!?/p>
他是兄弟,是老師,是這個時代的中流砥柱。表里如一,堅固耐壓,鬼斧神工,在平凡中非凡,在盡頭處超越,這是他的人生,也是他的杰作。